林家铺子

曾经的影视工作者,现退休老头一个。

北大荒记忆 . 麦收(上)

    在播种和田间管理之后,北大荒就迎来了她一年之中的第一次收获的季节—— 麦收。

    小麦是北大荒最适合机械化收割的作物,在只有牵引式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连队,人工割麦也只限于打割道和割地角,绝大部分的小麦是靠机械收割的。倘若连里有一台自走式康拜因,打割道的营生也不会用人工的。

      遗憾的是,那时各连队最常见的康拜因是国产的仿苏4.9米割幅的牵引式收割机,它至少是苏联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使用的款式,没有经过大的改进,技术落后,如同当年一汽生产的解放牌汽车,“几十年一贯制,基本不改变摸样”。1968年刚到北大荒850农场见到的自走式收割机全是从苏联和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进口的,那时许多连队还没有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4.9米牵引式康拜因算是农业机械中的庞然大物,4个轮子支撑着庞大的机身,从前往后,从下到上依次是:牵引杆及由两个小前轮和转向盘构成的前转向架,转向架上面装了一台汽油或柴油的发动机,记得柴油发动机的型号是4115,发动机的后面是喂入室,喂入室的上方是粮仓,后方是钉齿型脱粒滚筒。

      一根平板皮带将该发动机的所有动力输出到钉齿滚筒上,滚筒的样子像一个挂满铁刺的狼牙棒,滚筒下面是凹版,呈弧形包围着滚筒,凹版上面的钉齿与滚筒上的钉齿交错排列。当喂入链将喂入室内的谷物送进滚筒后,通过钉齿的击打对谷物进行脱离,其工作原理类似古人使用的“连枷”。元王祯在其《农书》“连枷”条里对“连枷”的构造与功能的记载如下:“其制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挺为之者。皆于长木柄头造为摄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这种以手摇的离心力来推动“连枷”旋转而敲打禾穗脱粒的古农具迄今仍被少数农户用作脱粒工具。 

     经过滚筒的含有谷粒的秸秆被送到四键式逐稿器上,谷物和秸秆在逐稿器上颠簸地向斜上方运动,谷粒和谷壳从网状的逐稿器内落到下面的筛子上,剩下的秸秆运动到逐稿器末端,便被抛落下去,远远看去像康拜因屁股上拉出去的一坨一坨的“屎粑粑厥子”。

      逐稿器下面是分离粮食和谷壳、谷穗的筛子,筛子下面是一个风扇,筛子将从逐稿器落下来较大的谷穗谷杆留在筛子上面,通过筛子的往复运动和风力将这些无用之物排出体外,能够通过筛子的谷粒和谷壳在下落过程中被风力分离,只有较重粮食沿着集粮板滑落,进入风扇后面的集粮搅龙,旋转的集粮搅龙将谷粒推到康拜因的一侧,这里的刮板式提升器将粮食提升至位于喂入室上方的康拜因粮仓。粮仓的下面有闸门和斜伸出去的卸粮搅龙,当粮仓中的粮食满了的时候,卸粮的卡车或者拉着拖斗的拖拉机就会开到搅龙下面。康拜因手先合上搅龙离合器,再拉开粮仓闸板,近两吨的粮食便哗啦啦地流进车斗里。

      逐稿器、风扇、筛子、搅龙这些运动部件的动力,全部是从钉齿滚筒另一端的皮带上逐级传递的。所以在康拜因两侧看到的不是逐稿器、风扇、筛子、搅龙等,而是驱动这些装置的大大小小皮带轮和木连杆,在这些皮带轮和连杆外面便是两侧一人来高的大铁轮子——康拜因的后行走轮。

       仿苏康拜因的许多摩擦部位没有轴承,是采用轴套的滑动摩擦方式,向这些轴套和木瓦的间隙内打黄油是康拜因手每天保养的主要内容。我刚上机务时,加注黄油的活儿归我干,开始没经验,光听师傅说了,看到轴套缝隙出油了便是黄油打够了。可有时东方不亮西方亮,外侧的黄油见不到,一小坨黄油却掉在康拜因里面了。记得有一次,刚刚装满一筒黄油,还没来得及拧上油枪前盖,一不留神碰到油枪后面的活塞拉杆,一整筒黄油便被活塞顶了出来,掉在泥土之上。尽管师傅嘴上不说什么,我自己却觉得丢人丢大发了。

    牵引式康拜因的收割台挂在康拜因的一侧,用一个挂钩挂在康拜因身上,另一侧是一个轮子,挂钩和轮子之间是收割台的主梁,主梁前面是4.9米宽的收割台,一根带眼的角钢从收割台前方直通康拜因“舵轮”轴上的牙轮,轮牙穿过角钢的圆孔,舵轮便可以控制收割台的升降了。这里就是康拜因手“开”康拜因的地方,舵轮是康拜因上最抢眼的地方,吸引着许多北大荒知青在把着它留影。为了让“舵手”能够轻松地升降收割台,在收割台的后面伸出长长的三角支架,支架的末端是重重的平衡砣,以收割台主梁为轴心,平衡砣托承担了向上“撅起”收割台的大部分力量,这样操作舵轮便毫不费力了。

     收割台除去支撑部分外,工作部分主要由拨禾轮、割刀,帆布传送带组成,在收割台前进的过程中,拨禾轮向后扒拉着长在地里的谷物,同时下面像推子一样的割刀切断谷物的茎秆,谷物便成排地躺倒在帆布传送带上,倘若传送带把谷物扔进康拜因的喂入室,这样的作业方式叫直接收割。另倘若谷物被整条“扔”到麦茬上,这叫割晒。

      割晒有不少好处,第一是可以提前收割。只要小麦完成了灌浆,不用等它完全成熟,还泛着青的时候便可以放倒。割倒的麦子比长在地里熟的会更快一些,等于提前了收割时间。第二是割晒的小麦品质会略好一些,究其原因,是小麦成熟后期,如不能及时收割,有养分向小麦根部倒流一说,引起小麦果实品质下降。提前割倒了,养分就跑不回去了。第三是可以减轻场院的压力。割晒的小麦在能够地里晒上十几天甚至二十几天,让麦粒中的水份达到储藏的要求,拾禾后扬一遍场就可以入囤、卖粮。而直接收割的麦子一般要在场院晒上几天太阳,等到水份下去了才能入囤。场院的不少粮囤插着温度计,就是防止因粮食水份过高致使温度过高。连里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温度高的粮囤必须倒囤,你会发现,捂在囤子当中的粮食的确有些烫手了。

       麦收是同老天爷抢时间的活计,为了提前开镰,连里总会安排一定的割晒面积,割晒后的小麦头尾相连呈条状铺在麦茬上,在已经割晒的地块作业叫拾禾,此时要将康拜因收割台上的割刀和拨禾轮拆掉,换上拾禾器,拾禾器会将长条状的“麦铺子”像吃面条一样吃到收割台的帆布传送带上,喂进康拜因的肚子里。最早进场院的小麦一定是拾禾的,这时小麦中的水份还比较多,场院的晒场全是空的,收下来的麦子先要晒上几天太阳才能扬场入囤。待到地里的麦子适于直收时,不管已经割晒的地号是否已经拾禾完毕,康拜因一定会立即转入直接收割,这一段日子是最宝贵的龙口夺粮时间,康拜因手早早就下地将联合收割机保养好,等着太阳将小麦上的露水晒干,等待期间我们常常折一穗麦子放到手心上搓一下,倘若麦粒很容易搓下来,这一天的收割便开始了,倘若麦穗仍有些疲,就要再等到它们晒得有些脆的时候再收割。否则不仅会跑粮,康拜因的故障也会多一些。一旦开干,只要机器不出故障,就一定会干到夜晚露水上来的时候。期间吃饭、喝水、排便几乎不停车,全是换班进行。这时大批的水份较高的粮食进入场院,到了场院开始较劲的时候。当场院的“胃”快装满的时候,连里甚至会适度控制一下收割的进度。这时最怕的就是连阴天,已经割晒的躺在一起的“麦铺子”可能会发芽,场院里堆在一起的麦子可能会发霉,倒是尚未收割仍站在地里的麦子最安全。

      倘若麦收期间没有连阴天,但遇上疾风暴雨,成熟站立小麦很容易发生成片的倒伏,反倒是躺在地里的麦铺子更令人放心。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割晒和直收各有各的好处。

       直接收割完成后,康拜因会调过头来继续拾禾躺在地里的“麦铺子”,最后是摘掉收割台,让人将人工打割道时堆在地边上的麦垛子用叉子直接喂进康拜因的肚喂入室。这时麦收已经进入后期,地里的活计不多了,场院的压力仍然不小,场院忙的时候,机务人员也会去场院干活儿。

       场院的活儿主要有卸粮、摊场、翻场、收场、扬场、打撮子灌袋、扛麻袋上囤、茓囤子、装车等,几乎全部是人工作业,这是北大荒机械化种收流程中的短板,也是为什么连队人数不能继续减少的最重要原因。 

       卸粮算是比较轻省的活儿,跟着拉粮车在地里和场院之间来回跑,康拜因卸粮的时候,只需把卸粮搅龙正下方冒尖的小麦往车厢四角扒拉扒拉,让车厢里面的粮食均匀分布,在路上别颠哒到外边就行。到了场院卸车也不难,如果赶上摊场,三面大箱板一开,粮食稀里哗啦落下一大半,用刮板一挂,扫帚一扫就得活儿了。

      摊场是等太阳出来后,将收在一堆麦子上面的草苫子或者塑料布揭开,将麦子均匀摊晒在场院上,摊场使用的工具是木质刮板,前面的人拉木挂板的绳子,后面的人扶着刮板控制麦子的晾晒厚度。

     翻场就是用木锨不断翻动晾晒在场院上的小麦,最好让每颗麦粒都能够看到太阳公公的笑脸。翻场的人手持木锨,沿着太阳照射的方向,推着木锨前行,把摊开粮食分成一垄一垄的,过一段时间,木锨沿着垄背再豁一遍,原来的垄沟变成垄背。几遍之后,太阳的位置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于是就用木锨按照新的方向重新起垄。

     收场是在太阳落山后,将摊在满场院的粮食收集并苫盖起来,干的是与摊场相反的事情。收场前场院主任会检查这个场院上晾晒小麦的水份,如果水份仍未达标,就仍然集条堆,就是将满场院的小麦集成条状场,堆在场院的“脊梁”上,这样收场和摊场的工作量最小。倘若水份达标了,就集大堆,尽量将小麦堆在一起,便于苫盖,利于扬场,也给后面上场的小麦留出更多的晾晒面积。为了延长晾晒时间,摊场和收场通常是满场院的人在一上班和临下班时一起上,是晒麦场上最热闹的时刻。

 

(笔者1972年在集大堆的小麦上)

     集完大堆后的营生就是扬场,扬场用的是扬场机。在连队通电之前,扬场机靠拖拉机后面的皮带轮带动,大马拉小车,扬场机摆放也常常犯难,只能放在大堆的侧面,有时扬出的麦子只能落在两块场院交界的凹处,当夜必须处理完毕。连队通电后,电滚子就安在扬场机身上,干活的感觉立马好多了,在扬场前通常在大堆麦子的一边掏出一个凹槽,将扬场机的刮链升起来,把扬场机到推进凹槽,启动扬场机后,一个人提着挂链板慢慢往下放,其他人只需在一边看着,直到刮链板已经将大堆的粮食切出一个深深的“峡谷”,粮食不能自由滚入扬场机的“虎口”时,两边的人才开始不紧不慢从高坡上向“峡谷”中扒拉下少许粮食,倘若粮食下落的急了,还会招来扬场机“掉链子”。倘若遇到风向变化,甚至可以不间断作业来调整扬场的角度,场院机械使用了电动机后,较比用拖拉机做动力源方便多了,电真真是个好东西。

       扬场后的小麦要么上囤留在场院,要么直接上缴国家粮库。不管它们的走向如何,装麻袋都是必须的。场院灌袋用的工具叫撮子,撮子就是一个带把手的大铁皮簸箕,用撮子向麻袋里装粮食的活儿叫打撮子。灌袋子的时候,两个人将麻袋口撑成矩形,打撮子的人用力将撮子内和撮子前的小麦“豁”进平放在地上的麻袋里,将其打凸,会打撮子的人,只需三下便能灌满一袋160斤上下的麻袋,这也需要两个撑袋子人的配合,最后的一撮子小麦刚进麻袋,平躺着的袋子顺势就立起来了。

     如果装在麻袋里的是第二年需要的种子,接下来的活儿就是上囤。囤子是用长条的苇席围起来的圆柱状的粮仓,其模样常被用于标志丰收的LOGO,我们称这种长长的条状苇席为茓子,将建造这种粮仓的活儿叫茓囤子。茓囤子是个技术活儿,茓的好的囤子粗细均匀、下小上大、“危襟正坐、不偏不倚”,茓的不好的囤子七扭八歪,有时还需要在它的周围顶上几根木棍防止其破裂、倒塌。穴囤子最早是老职工的专利,知青只管扛麻袋入囤。北京知青WBH因为工伤扭过腰,无法扛麻袋,便学着穴囤子,青出于蓝,他穴的囤子又大又圆,一个囤子就能够装100多吨粮食,回京后,WBH跟事情干事情仍非常专一,成为某研究所的总工。

      扛麻袋是男人干的活儿,刚到北大荒时,觉得扛麻袋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力气活儿,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体重还不足100斤的“小男人”而言。

    连队知青中最早去宝东粮库去干专职“扛大包”的是YW,他后来成了某名牌大学的第一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那是1968年麦收快结束时,各连抽调人员去国家粮库支援上囤,抽到了他。他“支援”回来后告诉我们:其实扛麻袋比在连里干活儿还舒服,主要有两点:吃得好、一天五顿饭;工作时间短,不用起早贪黑。他还告诉我们,其实只要用力得法,扛大包并不难,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累。

     到红卫农场后,我也有过“扛大包”的经历,因为个子矮,把麻袋“发送”到高个子的肩膀上更吃力,高个子“发袋子”,矮个子扛麻袋更合理。于是在扛麻袋和“发袋子”之间,我选择了前者。

     在扛麻袋的时候,扛袋子的要用右手抓住麻袋的一角,两个发袋子的人分别抓住麻袋的四个角,随着一声“起”,当麻袋离地不到一米的时候,我的头已经从麻袋底部钻了过去,靠我的腰劲、腿劲以及两个发袋子人的臂力,一百五六十斤的麻袋瞬间便立在我的肩头。小块头的人扛麻袋一般使用“大肩”,就是麻袋同时“坐”在左右肩膀上,或者说是脊梁上,大块头可以使用小肩,即仅用一侧的肩膀撑起整个麻袋的重量。

     一个麻袋如果不封口,能够装超过200斤的小麦,上缴商品粮的麻袋重量是每袋160斤,要封口。所以上囤的袋子大约装个150-170斤,也有人愿意多装,一次扛起200多斤的麻袋上叄截跳板,我从未尝试扛起那么重的麻袋,最高的记录只超过180斤,那也是时我有意识地挑了个装的满些的袋子尝试一下,仅此而已。

       当晒麦棚内的囤子快装满的时候,那些高个子的大力士们便不敢再炫耀自己的肌肉和肩膀上装的满满的麻袋,人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即便是扛着一百多斤的麻袋走在跳板上,该低下身子的时候就必须低下身子,让肩膀上的麻袋避开晒麦棚内的横梁和房檐。这时小个子的优势便凸显出来,无论粮囤子有多高,无论是叄截还是四截跳板,也无论跳板有没有死弯,我只要稳稳当当的直着腰一步一步前行,就一定能走到最后一截跳板的顶端,将粮食稳稳地倒在囤子中间。有人勉强上了最后一截跳板,人已经是强弩之末,这便是很危险了,轻则卸粮不到位,将正在茓的囤子砸歪,重则连人带麻袋都从跳板上跌落下来,倘若落在囤子里还好说,落在地上就一定是工伤,这样的事情连里就发生过。

      现在回想当年扛麻袋上囤的情景,还真称得上是危险职业。好在我扛麻袋从未在跳板上摔过袋子,扭过腰,更没有从跳板上摔下来的经历。这也许是个子矮重心低的缘故吧!  

     倘若麻袋里装的是商品粮,通常需要按照粮库要求的重量和封装方式装袋封口。装完的麻袋码放在场院,等着装车。160斤的麻袋两个人站在地上装车有些吃力,通常是三个人一起干,两个人抓着麻袋的四角向上扔,一个人从下面托着麻袋向上绉,车上还要有两个人码袋子。通常装车应不少于5个人,但赶上人手不够,两人、三人装一车的事情也有过,这就要车上车下,上蹿下跳了。装车是男人们的活儿,更是高个子男人的活儿。

       麦收的时候,连里几乎每天杀一头猪,扛麻袋的人上下午各有一顿加餐,猪肉和白面馒头可劲造,只要吃得饱,再累的活儿也没事。其实这事儿旧社会的地主老财都明白,农忙时,干力气活儿的长工吃的比他们还好。要不说只有饿死的,没有累死的呢!

    在十年北大荒麦收经历中,有几件事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 接下来请看:北大荒记忆 . 麦收(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