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铺子

曾经的影视工作者,现退休老头一个。

2套、7套和17套

  •                                                      —— 农影电视事业发展回顾

      近日,央视7套农业节目正式迁往央视17套农业农村频道,频道编号后移了10位。回想央视2套开播《农业教育与科技》的时候,每周的首播时间是2小时,电视节目的制作长度大体相当于农影电影科教片的10倍,9年后的1996年央视7套开播,新节目制作量几乎又比在2套时增加了10倍。在7套农业节目“浴火重生”的时候(请恕我用这两个比较极端的词汇,因为这一转换不仅仅是频道呼号和播出时间的变化,或许还牵制到播出体制的改变),也恰是我进入退休的第十个年头。

作为农影最后一任洗印车间主任,同时也是第一任录像车间主任,我觉得有义务将农影在从影到视转换期间的几个关键节点做一下回顾。

      1985年初,洗印车间加班加点,刚刚完成了拖欠了数年的电影拷贝生产任务,董全德厂长等人便找我谈话,提出撤销洗印车间的想法,征求我的意见。我不赞同因车间亏损的撤销理由,但支持撤销的做法。

      我看了一下洗印车间的财务数据,全厂80%的动力费(水、电、暖、风等)由洗印车间分担,这成为车间亏损的重要因素,我认为这种分担比例缺乏依据。我想或许这也是厂领导不愿意用大道理来撤销洗印车间,找一个简单的理由吧!?而作为洗印车间主任,我深知车间的产能远大于农影影片的生产量。就拿美国进口的电子配光仪来说,当时全印度每年生产上百部故事片只用两台,而单单北京就有好几台,几乎每个电影制片厂都有。再说洗印生产,越是连续作业冲洗质量越趋于稳定,设备开开停停,启动时冲洗质量的波动难以避免,因为冲洗质量控制是负反馈,只能在动态中调整。加上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高污染的洗印行业被逐出北京是迟早的事情。大量的新设备投资虽说是分几十年折旧,但这只是寅吃卯粮,终有断炊的时候。电影行业,尤其是洗印行业已经是日薄西山,反观电视行业,犹如冉冉上升的红日。套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撤销洗印车间的做法就是“去产能、治污染”。

      1985年6月,我担任车间主任9个月之后,洗印车间撤销。在京的几个电影制片厂中,农影是第一个撤销洗印车间,开始改变自身小而全的单位。

     在车间撤销后一年,我特意看了下全厂的动力费支出,仅比上年略有下降,基本持平。

厂领导未雨绸缪,成立了录像筹备组,农影的电视事业就此开始起步。我在洗印车间撤销后,选择去了录像筹备组。

除了计划引进录像设备,农影已率先引进了16声轨的宽磁录音设备,这种设备当时国内仅有两台,另一台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恰逢盒式磁带风靡全国,录音车间火的一塌糊涂。

      1986年底,利用世行贷款购买的录像设备陆续到货,录像筹备组开始忙碌起来,配套的基建拨款有50多万,而农影原计划的包含演播室在内农业影视大楼所需的费用超过600万,录像车间只得利用原有的洗印车间建筑改建,而改建可支配的费用仅仅为28万,其余的部分,拨款一到就用来支付那造价600多万的农业影视大楼的设计费了。

      由于经费短缺,陈德立、张鹏、颜照铭等人承担了全部车间改造的声学、照明、灯具吊装桁架的设计,监理工作,并与系统集成商共同完成了供电、工艺走线等设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老农影的传统,也是行业竞争中的优势。

      与此同时,农业部派了王永满、张宗平等人来农影,成立了农业部声像中心,筹备农业节目的上星事宜。当时农口的许多大专院校都利用世行贷款引进了录像设备,新成立的声像中心也开始着手整合这些资源。遗憾的是搭载农业频道转发器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失败,农影及农口的各个声像单位失去了一次飞跃的机会。

      原来拟定的一个农业频道龟缩至2套的一个栏目——《农业教育与科技》,每周1、2、4、5播出半个小时。(周3、6时段归科委的《星火科技》栏目),没有一分钱的广告收入,农业部对声像中心的拨款,一部分成了农影人的工资,而节目制作费不足部分,只能靠赞助费补充。

      当时农影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和农业部声像中心 ——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依托电影厂的专业力量,加上引进的一流电视制作设备,又有稳定的播出平台,农影厂成了各个电影制片厂羡慕的对象。

       一些和我们同时利用世行贷款引进声像单位的高校,由于缺乏相应的人员和播出平台,设备无法充分利用,加之没有认真阅读英文说明书,长时间没有开机通电,导致摄像管及电容器等老化、失效,损失惨重。可见有生产技能的人和生产资料,加上社会需求是发展生产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依托《农业教育与科技》栏目,农影牵头成立了“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会员单位遍及全国大多数省份,有相当一批会员单位的创作人员由于有了央视的播出平台及盖有国徽印章的神农奖评选,得以一展自身的才华,不仅为栏目提供了高质量的节目,在其职称评定、部门经费诸方面也得益匪浅。利用社会的力量办电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5年中,中心主任尤为华带着我和郑连义去央视开会,会议内容是如何落实广电部党组的决定—— 1996年1月1日播出少儿、农业频道。农业节目播出量从每周2小时增加至每天8小时,这对于农影而言非同儿戏,所以尤主任没有在会议上当场表态,而是询问可否宽延一段时间。杨伟光台长斩钉截铁地说:“1月1日播出是部党组的决定,你们农影回去赶快商量一下,能接多少就接多少,不要勉强,不足部分由台里解决。”

      就在当天晚上,张耀宗书记召开了全厂科级以上的会议,商讨对策,多数人谈的是上频道后面临的困难及商讨解决办法,而我则逆向思考:“如果不上频道,农影现有人员的出路在哪里?”

      当时的农影,影片生产已经极度萎缩,有本事的名正言顺地外出挣劳务,脸皮厚的偷偷摸摸去干私活,脑子活得办起了公司。留在厂里的一些人利用厂里的废胶片编起了台灯灯罩,也有人在地下室里养起了蝎子。国家经济体制转换期间,不仅仅是农影,包括故事片厂在内,几乎都是哀鸿遍野。

      在电视事业发展的转折点,中心领导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果断拍板,在上级拨款不确定的情况下,向央视“承包”了所有农业节目的时段。从此农影有了自己的广告时段,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在紧张的筹备播出阶段,我们得知原定的每天8小时的播出时间被压缩至6小时,军事频道的加入在当时缓解了我们的压力,并最终导致了今天央视7套从“耕战”到“国防军事”的转身。

      还记得1996年夏天,我们去河北固安录节目,没有转播车,也没有飞行箱做的专用EFP设备。只得用从机房七拼八凑的设备到现场“打地摊”,这就是刚刚开播不久的农业节目录制设备的状况。

      节目时段大增后,也曾出现过一些问题,有的部门播出了不少具有二类广告(或广告嫌疑)的收费节目,不仅自己部门编导拍摄的节目无法及时播出,还败坏了农影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有一些农影地方工作站的个别人员打着央视记者的旗号,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账最终算到农影的头上,也记到中央电视台的头上。

      在无法建立有效制衡机制的情况下,农影无奈彻底关闭了地方工作站,也断绝了同所有中小公司的合作关系。凡事有一利则有一弊,从花钱收购节目到收取节目播出费,物极必反,农影就此丧失了长远发展的“群众基础”。

      与央视的关系也很微妙,在注册农影的IPTV域名时,我曾经被叫到广电部网络管理处,被告知央视不同意农影在IP电视上播送农业节目,也不允许使用CCTV7.CN的域名。我说电影局有规定,各电影厂拍摄的影片被发行公司收购后,电影的版权仍归原有的电影制片厂。何况央视并未向我们支付制作费,我们的制作经费来源于农业部拨款及广告收入。说明情况后,网络管理处同意节目版权归农影的说法,但仍认定我们使用CCTV7做IPTV的域名是对央视的侵权,只得更改域名后方获批准。

      在此后直至我退休时,央视IP电视中的农业频道,是整合了包括农影《致富 经》、《科技苑》、农广校节目在内的央视各个频道与农业相关节目的全新组合,并将《乡村大世界》等与农村相关但与农业无关的节目统统排除在外,是一个完全不受农影版权制约的,内容相对集中的,与7套农业节目“无关”的独立频道。

      由于受到央视的种种限制,我们也曾有过自立门户的想法,央视7套模拟信号开路播出不久,数字传输技术便开始逐步取代模拟传输技术,原来的只能传输一个电视频道模拟信号的卫星转发器,改用数字传输后,能够传输4-5个电视频道,通道的拓宽让电视节目变成稀缺资源,这时的教育电视台和央视数字电视都曾经向我们抛出过橄榄枝,教育频道承诺可以免费向我们提供一个频道的卫星资源,条件是与他们的信号打包上行和落地,就是把农影的“货”放到教育台的货架上打包“卖”。央视技术副台长也曾同我探讨过用一个数字电视频道换取农业节目退出7套的方案。就是许诺给你更多的柜台,但是要搬到不热闹的集市。

      我曾经向厂领导汇报过这些情况。对于“改换门庭”投靠教育电视台,则迟早会被央视逐出7套。而失去了央视这颗大树的庇护,农业节目所面临的困难要多得多。至于主动放弃7套,直接进入以城市为核心受众的IPTV系统的做法,虽然仍是用央视的呼号播送,但会将节目收视主体排除在传播范围之外,所以这两个方案都不可取。

      为了解决农村的电视覆盖,国家搞了几期村村通工程,本省一套,央视一套和七套是该工程必保的频道,为照顾边远地区原有接收、传输设备的长期使用,央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采用了模拟和数字信号同时传输的过渡方式,所以央视七套和一套,也是央视各个频道中,最晚关闭模拟传输的频道的。由此可见,中央对农业节目的扶持是多方面的,这种“体外”的扶持相比对农影的事业经费拨款更为重要。

      现在农业节目从7套转到17套农业农村频道,一些当年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首先是传播范围问题,农村地区能不能收到,能不能方便地收到,能不能免费收到第17套节目?

      再则是与央视的关系问题,包括央视品牌的使用及节目版权归属等等,

      倘若广告时段被收回,还有利益分配问题……

      只有厘清上述问题,真正做到互利共赢,农影才能够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目前,TPTV这种依托网络的点播电视形态取代单一推送方式的传统电视是大势所趋,节目传播的通道及接收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观众有了自己充分选择节目的前提下,做好自己的事就更加重要。

      在电视经营、管理方面,我们已经从央视学到了许多,看一个人能够走多远,要看你是跟谁在一同前行。

新开的《农业农村频道》相比于《农业频道》有着更准确的定义和更广阔的耕耘空间,衷心祝愿新农影人能在这片广袤的田野里获得更大的丰收。

      我在7套开播前征求频道宣传语时曾经造了个句,现在拿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农村、农业、农民,

      乡村、产业、居民。

              ——  让我们共同走过


评论

热度(1)